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环保“绿岛”释能赋能,企业“组团办事”降本增效
        发布时间:2022-11-24 13:58:12 来源:区传媒中心 阅读次数:

        在危机中育新机,于变局中开新局。

        2022年,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开发区(园区)整合开局之年,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挂牌一年后,全力竞速赛道的奔跑之年,更是新一届区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大力开展“六促六优”专项行动的奋进之年。

        为了凝聚全区一片地、一家人、一件事、一起干的思想共识,鼓足“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”的干劲,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_365网站不给出款怎么办_365APP传媒中心报网端联合推出“改革攻坚论英雄”专栏,全方位、多角度纪录北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取得的创新性变革、突破性进展、标志性成果,进一步营造改革攻坚“关键一招”的浓厚氛围。

        在霞浦汽配创业园,宁波北仑宏远模具机械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站正按着“排班表”高效运作。这座日处理能力30吨的脱模废水处理站,不仅能够满足宏远自身的脱模废水治理需求,还能供园区其他有压铸工艺的企业共同使用。而宏远所需的喷塑生产线及前处理废水设施,则由“邻居”宁波飞兴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“分享”。这样的生产线及治污设施“共享”,便是北仑小微园区“绿岛”模式的其中一个模块。

        小微园区是北仑块状经济发展和产业集群升级的主要载体,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战场。一直以来,小微园区入驻企业在环保管理中存在自觉性不高、投入不足、管理不强等问题,环保监管面临着点多面广、“力不从心”的难题。

        在深入推进环保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的路上,北仑积极开展首创性探索,于2021年4月出台了《英国最大赌博365网站_365网站不给出款怎么办_365APP工业集聚区(小微园区)环保绿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》,针对小微园区及入驻企业,在生态环境领域全面实施“准入政策简化优化、产污工段集约集成、治污工程共建共享、环保监管统合统一、产业链条融化融合”的系统集成改革,这就是“绿岛”模式。

        “简单点说,就是从环保领域的审批、治污、监管、产业等四个环节入手,把小微园区打造成一个‘绿岛’。在这个‘绿岛’上,企业可以‘组团’办理环评审批、共建生产线、共享治污设施、投保‘绿色保险’、聘请‘环保管家’等等,又省时间又省钱。”北仑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解释,“绿岛”模式已在全区30个小微园区逐步铺开,它为小微企业创造了组队破难、抱团发展的空间,系统解决了其在环境保护领域面临的各类问题。

        环评审批在企业发展、项目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“预把关”作用,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一环。北仑在全省率先试行“打捆”环评机制,同类型、同地址、同产业的多个小微企业只要编制一本环评即可通过审批。去年9月,万洋众创城小微园10家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共同提交的《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》,通过了北仑生态环境部门的审批,并取得了各自的环评批复文件。这是我省首个采用“打捆”环评机制通过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行政许可事项。

        这批企业从开始委托编制环评到获取批复不足20个工作日,单家企业环评编制费用缩减到4000元,比改革前节省了三分之二以上。而且,依托园区管理机构的牵头对接和环评中介单位的代办代跑,小微企业负责人全程都不用参与资料报送,真正实现了“跑零次”。截至目前,已有132家企业共通过9本打包环评完成审批,并同步完成了排污许可证申领或排污登记。“以前我们环评都是‘单打独斗’,比较耗时耗精力,现在帮我们组好了队一起去审批,有专业人士全程指导服务,效率大大提高了,钱也省了。”宁波湍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。

        在将多家企业“打捆”的基础上,北仑又探索实施“多评合一”改革举措,将同一家企业的多个审批项目进行“打捆”。今年4月,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《年产25万套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数字化车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(含辐射项目)》通过审批,同时取得了主体项目和辐射项目环评批复,成为全省首个“多评合一”获得行政许可的环境影响评价类项目,享受到了“一次联办”的高效和便利。

        针对建设环节,“绿岛”模式则鼓励、引导工艺相似、产污类似、位置近似的小微企业共享污染生产工段或治理设施,并引入环保管家进行专业托管。经过整治和项目改扩建,目前已规范形成19家集中喷涂中心以及10家专门从事酸洗、磷化、铝氧化和电镀的表面处理中心。企业共享绿色高效服务,治污成本可减少一半以上。而随着源头管控的升级,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改善。今年1-5月,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.7%,同比提高1.4个百分点,全市排名第一。

        做好集约审批和集中设施的同时,“绿岛”模式还特别注重监管服务,组建了以属地政府、地产商、企业或专业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园区管理机构,明确“环保园区长”和“环保指导员”,负责园区生态环保事务落实。“这种集成管理的方式,将执法式监管转变服务式监管,行业主管部门、属地街道、工业地产商及园区牵头管理单位齐抓共管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。”上述负责人说。